资讯详情

衡水七夕怎么过 河北的七夕习俗有什么

七夕节在现在大多都是中国情人节的说法,认为这一天与爱人在一起能够像牛郎织女一般有一段忠贞不渝的感情,但在很多地方七夕的传统习俗多为乞巧、拜七姐等,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说法,那么在衡水七夕怎么过?河北的七夕习俗有什么?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衡水七夕怎么过

农历七月七内丘县城庙会,作为祭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设的庙会,在全国非常罕见。庙会祭祀的重头戏是拜天棚地棚;

在玉皇庙前展开天棚地棚,在周围摆放龙轿、龙袍、彩衣彩鞋等供品,香客们不分昼夜,在天棚地棚前焚香朝拜,并敲打乐器念唱他们自编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俗曲。

庙会期间最有人气的要算是唱神戏,轮番演出传统爱情剧目《抬花桥》、《西厢记》、《打金枝》、《八件衣》、《对花枪》等,一直演5至7天,七月初七晚必唱《天河配》,又称《牛郎配织女》。等刹戏后,焚化所有祭品,称落棚,庙会结束。

河北的七夕习俗有什么

吃面人

在张家口一带,每逢这一天,在市场上就会出现一种蒸的面人,据说孩子们在吃了这种面人之后,在荒年的时候就不至于发生人吃人的惨剧。

五生盆

涿州一带在七夕的前几天,要种麦于小瓦器,为牵牛星之神,谓之五生盆。这是人们对于生育信仰的一种折射。

乞巧

遵化女性在庭院中设香案,并把瓜果削成花瓣状,把针放在瓜瓣上,双手捧盘向织女参拜。如果看到瓜果上有蛛丝罗结,那么她就可以说是得巧。

在乐亭、丰润等地,童男把蜘蛛放在小盒子里,等到第二天视蛛丝稠密的程度来看自己的文采高低,谓之乞文

盛七夕水

盐山、肃宁等地,各户人家认为这一天是仙女下凡洗澡的日子,因此水质会很好,遂在该日洗涤油腻的器皿。

七夕节名的由来

七夕:七月七,人称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称夕),故称为七夕。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乞巧节:得名于七姐诞的乞巧习俗。七月七是七姐的诞辰,乞巧是七姐诞的重要习俗之一,故又称乞巧节。

民间相传,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

标签: 高考 加油 一句话 精致 文案

相关资讯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