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闽台做百日俗称什么 百日祭的时间是几天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葬式,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祭祀,人去去世的百日,千日,还有周年日都有祭祀活动,那么你知道闽台做百日俗称什么吗?百日祭的时间是几天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闽台做百日俗称什么

在闽台,老人死后的百日要举行俗称“卒哭祭”的百日祭。届时,丧家除准备牲醴、猪羊、馒头等外,也要准备供死者享用的物品,如一小袋米,一小碗花生油,一小碟盐,一盒火柴,一小捆用龙眼树枝条劈成的小柴片,一小束用红丝线绑住的韭菜。其中木柴表示好晚景,韭菜象征久远长寿。这些东西与牲醴一起供奉于灵桌上,桌下再放一桶清水,内放一枚铜钱。然后举行哭祭仪式。另外,如果在丧礼过程中,本欲烧给死者的纸糊房屋、家具等尚未焚化完,在这天的祭奠中应全部焚化掉。闽北一带的百日祭则需焚化纸船。有的富裕家庭,在百日祭里,也请僧道来做道场。百日祭做完后,丧家就不再从事每日两餐为死者供孝饭和哭祭的“朝夕奠”了。因为上述这些油、盐、米、柴等,就是丧家为死者独立处理自己的伙食而准备的,所以这仪式和这些祭品象征殓期与葬期中每日的“朝夕奠”的结束。但在除灵之前,每逢初一、十五,丧家仍需备孝饭供奉死者,并哭祭一下,做古礼所说的“朔祭”。

百日祭做完,象征葬期的结束,闽台多数地方均要换孝,即从重孝换为轻孝。此外,由于朝家在殓期与葬期中有接受亲友的奠仪与挽轴等,因此在百日祭后,丧家需要还礼,此俗称“答银纸份”。在清代,丧家还礼用的是“龟粿”与“桃粿”,即在制作的米粿上印龟形与桃形两种,前者代表男性,后者代表女性。假如丧家有3男,2女,2孙子,1孙女,则需为每位亲友准备5块龟粿、3块桃粿做为回赠的“答银纸份”。民国以后,不用米粿而改用米糕。再后来,由于回赠的糕点数量太大,则改在同一块糕上分别印上龟形与桃形,并以一块作为总代表。现在,则多改用毛巾、肥皂、糖果、红丝线等日常用品来回赠,而且回礼的时间,也改为亲友送奠仪来吊唁当天,而不必等到百日祭了。

百日祭的时间是几天

百日祭的时间大致是在丧后三个月左右,但具体日子需择日,而且有时也可能无法按俗例的时间举行。第一,这与百日祭所处的月份有关。在闽台民间,俗信一年中有几个月份不宜举行百日祭,如遇到双月和九月份就不能举行百日祭。俗信如果在双月中为死者举行百日祭,死者的子孙会致病,甚至有死亡的可能。因为双月意味着成双,有隐喻丧家再死一人而凑成双之意。第二,闽台民间认为九月的九字意味着“九头空”,其不吉利,因此九月也忌举行百日祭。这样,百日祭的时间就不得不提前或延后。民间还认为人活到50岁才算上寿,而上寿者亡故一般都采用延期的方式来处理,而且还得视月份的情况而定。如某位上寿者在六月亡故,按俗其百日祭应在在八月举行,但八月是双月,则必须延后一个月,但后一个月是九月,也属应忌讳的月份,所以还得推迟一个月,然而后一个月是十月,又逢双月,因此必须再推迟到一个月,即十一月才能为死者举行百日祭,如此折腾一下,实际举行百日祭的日子已距亡者死亡时间有半年了。

其次,这种不按期举行百日祭也可能与死者的年岁有关。如果亡者死亡时还未到上寿的年龄,则丧家也不能依俗例在其死后三个月举行百日祭。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提早举行,而且其年龄越小,百日祭的时间则与做七祭的时间越接近。

其三,不按时举行百日祭也可能与丧家子孙的嫁娶有关。闽台的习惯是,订有婚约但尚未过门的准媳妇或准孙媳妇,得知男家有丧时,必须前来参加丧礼。葬期结束,丧家有时会将此准媳妇或孙媳妇留下,当天晚上使他们成婚。如果没有留下成婚而让其回女家,则需另外择日娶进。按照当地的习俗,这种婚礼应在百日祭之内完成。因为,民间认为,百日祭之内为“孝头”,吉利,而百日祭之后为“孝尾”,则不吉,故忌讳在百日祭之后成婚。同时,如果丧家订过婚的子女不在这一期间结婚的话,就得拖到三年守孝结束后才可成婚。由于在这种情况下需重新选择吉日成婚,而有时无法在百日内择到成婚吉日,因此,就不得不把百日祭的日期延后,以便能择到吉日,而使丧家订过婚的子女成婚。

其四,有时丧家有可婚但还未订有婚约的子女或孙子女,也有在百日祭内临时物色对象来使其成婚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时无法物色到合适对象的关系,也会将百日祭延后,直到娶进媳妇后再举行百日祭。

如果百日祭的日期需要延缓,丧家在做满七时,应该同时为死者准备百日祭所应准备的祭品,如米、油、盐、柴、菜等,并在满七时供祭给死者,祭毕,还要把这些东西放在一个布袋时,挂在灵桌上,此俗称“寄饭”,直到举行百日祭时,再用这些“寄饭”的食品与用品祭拜死者与焚化给死者。

标签:

相关资讯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