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何谓庶吉士 桃李满天下这一说法出自哪里

导读:现代是老师,古代是先生,不管是哪个朝代,哪个地方,都会有老师这个职业,而称呼老师的桃李满天下就是古代时候就有的。那么,何谓庶吉士?桃李满天下这一说法出自哪里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何谓“庶吉士”

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

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

“教师”这一称谓最早出自哪里

教师的称谓,最早见于我国西周时期的金文中,称为“师氏”,简称“师”,即教国子的官员。“师”原来是商、周军队的组织单位。西周的统治者为培养善战的贵族弟子,开办了“国学”,有高级军官“师氏”任教。

“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一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我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

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古人席地而坐,以西边为尊,故尊称家庭教师为“西席”和“西宾”。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是说“师”就是人们对那些“教人们懂得道理的人”的称呼。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把“教师”一词定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美称。

“桃李满天下”这一说法出自哪里

“桃李满天下”出自《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狄仁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它比喻一位长者或老师所培养的众多的精英后辈和学生,遍布天下各地,因而称为“桃李满天下”。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何谓庶吉士,桃李满天下这一说法出自哪里”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标签:

相关资讯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讯